| | | | | | | |
回上層

災後重建工作全部完成

澳紅會專款專用汶川重生


澳紅會負責人接受訪問


汶川大地震五周年,居民漸漸從傷痛中振作,回復正常生活。


澳紅會汶川地震援建項目“永安鎮中心衛生院”

 

【轉自澳門日報】四川汶川“五·一二”大地震五周年,災後重建工作已全部完成,汶川居民漸漸從傷痛中重新振作。當年地震發生後,本澳社會各界踴躍捐輸,澳門紅十字會共籌得善款逾一億元,由該會直接跟進,全數用作汶川救災及災後重建,專款專用。澳紅會並強調,款項使用及調度嚴謹,援建過程獨立監管。

籌得逾一億元善款

二○○八年五月十二日,四川汶川發生大地震,震動全國心靈,本澳居民情繫災區,社會各界踴躍為災區捐款捐物,成為澳門紅十字會成立以來接收捐款數額最多、規模最大、捐款範圍最廣、捐款人數最多的一次行動,至去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該會為汶川地震共籌得一億○四百四十六萬九千四百多澳門元善款,緊急發運救援物資合共一千八百六十五萬澳門元(其中超過五百四十萬元的物資由本澳熱心人士和社團捐出)。澳紅會對各界捐款抱?高度負責精神,派員到災區從需求評估、項目選點、項目談判、項目立項做起,在災區援建工作得到社會肯定,進一步擴大紅十字運動的影響力;這次抗震救災充分發揮民間捐款主渠道作用。大地震至今五年,澳門紅十字會中央委員會主席黃如楷、副主席曹國希等向傳媒交待善款帳目情況,保證專款專用,用作救災及援建。安永會計師事務所亦就澳門紅十字會汶川地震善款收支財務資料,作實情報告。

嚴格監督跟進援建

曹國希表示,地震發生後,澳門紅十字會第一時間評估情況並緊急救援,即時採購緊急物資,由當地紅會統一協調。重建項目方面,該會共援建三十一所村級衛生站、十所鄉鎮級衛生院、十三所學校、民房一千七百九十三戶、七所頤康中心。援建四川災區標準程序,包括前期(選點、評估、模式、組合)、中期(簽約、履約)、後期(保質、使用)。具體的考量因素涵蓋:澳門社會關注度、災區弱勢度、需求緊迫度、建設可行性(交通、人力資源及建造成本等)。之後對當地政府和紅會所提供的項目清單進行評估。除此之外,項目建設階段的地質勘探、設計、招標、監理、施工、驗收、審計等各環節,紅會均嚴格監督及跟進。總體思路是在堅持援建中,根據法律構建執行主體,如簽訂援建總框架協議書,分別與設計、招標、施工、監理、供貨、審計簽訂具法律效力協議,以法律契約推動項目履行。項目交付後,還按協議分別監督保修期項目維護。

善款不經他人管理

黃如楷和曹國希稱,地震發生後,澳紅會在內地協助下,於四川成都中銀開設了專門帳戶,把籌得的全數善款存入,由澳紅會直接管理,使用款項亦須嚴格審批,專款專用。例如重建項目須提交合作協議等相關文件交銀行審核;具體細節如興建過程中“簽?名先可灌水泥”,紅會全程監控。剩餘善款則用作增加汶川學校的軟、硬件。兩人重申,澳紅會籌得善款從未到他人手上,由頭到尾都在該會帳戶,用作救災及援建,由以前至將來均以此模式進行。

從未抽取行政費用

曹國希亦指,按國際慣例,賑災工作並非紅會恆常工作,賑災須投放更多人力資源,故很多地方均會抽取一定行政費用,作為賑災期間的行政費用。但澳紅會一直以來沒有收取相關費用,而是由該會的賑災基金支持,其來源主要為紅會急救教學學費,以及居民無指定的捐款。

善款運用詳實記錄

澳門紅十字會強調,已竭盡全力善用社會各界所託付的每一分每一毫善款。在整個援建過程中,所有善款運用都有詳實記錄和有效監管,並經得起時間和社會大眾的檢驗。該會總結汶川地震災後援建經驗,積極與國內外紅十字組織交流抗震救災和災後援建的問題,藉以提高工作水平,其中包括應急救災時的一些組織機制建設問題、災後援建選點及項目操作和管理等細則問題。



澳門日報發表日期:2013-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