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目錄:

尼泊爾地震 | 魯甸地震 | 蘆山地震 | 彝良地震

甘肅冰雹洪水災害 | 舟曲泥石流 | 青海地震 | 西南旱災

台灣風災 | 5.12地震 | 南方雪災 | 特別設備

 

 尼泊爾地震

 

 

國際賑災- 援建加德滿都國家備災庫(尼泊爾7.9級大地震)

  澳門紅十字會投放100萬美元﹝折合約800萬澳門元﹞,與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合作援建尼泊爾國家備災中心,項目總金額約130萬美元,中心位於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面積約為1,500平方米,用於存放備災物資及救災設備。

 

 魯甸地震

 

 

  2014年8月3日,雲南昭通市魯甸縣發生6.5級地震,地震造成昭通市魯甸縣、巧家縣、昭陽區、永善縣和曲靖市會澤縣108.84萬人受災,617人死亡,112人失蹤,3,143人受傷,22.97萬人緊急轉移安置,2.58萬戶8.09萬間房屋倒塌,4.06萬戶12.91萬間嚴重損壞,15.12萬戶46.61萬間一般損壞。

  本會心繫災區百姓,災發翌日即從備災倉庫調動500個家庭包發往地震重災區—寨鎮,龍頭山鄉龍泉村寨子社和火德紅鎮發放給受災群眾,以解生活燃眉。

  及後數天,多個熱心團體向本會捐款,支持救災工作。時值開學季,因此本會決定向災區之一樂紅中心學校全校師生送上校服及文具用品。更為魯甸縣、巧家縣、會澤縣添購共6台救護車。

  災難過後,社區重建工作轉為首要,項目的篩選、工程的監督、質量的把關都是我們對災民和捐贈者的擔子。時至今天,349所民房已竣工使用,2所完全小學積極施工。

 

 

 蘆山地震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蘆山縣發生7.0級地震,是繼2008年汶川大地震後,規模較大、破壞性強、波及範圍廣、經濟損失慘重的一次強烈地震。地震造成196人死亡,11,470人受傷,受災人口152萬,受災面積12,500平方千米。

  災後,本會為災區共援建了8個災後重建項目,包括:1個備災庫、 1座婦幼保健中心、2所學校、2座橋以及兩所衛生站,總援建金額超過2,000萬元人民幣。目前,所有項目均已完工並全面投入使用,預計當地受益人數約23萬人。

 

 彝良地震

 

 

  2012年9月7日,雲南昭通市彝良縣連續發生5.7級地震和5.6級地震,造成81人死亡,800多人受傷,受災人口近80萬。震後災區餘震不斷並普降暴雨。10月4日,彝良縣龍海鄉鎮河村油房村民小組發生山體滑坡,造成18名學生及1名村民死亡。此外,地震導致當地交通、電力、通訊、水力、教育衛生等基礎設施不同程度受損,直接經濟損失超過40億元人民幣。

  震後本會立即派出2位專職人員前往震央的重災區彝良縣洛澤河鎮考察災情並評估災區需求,在緊急救援階段,本會向重災區發送1,000個家庭包,2輛救護車及5,046件禦寒衣物,總值88萬元人民幣。

  另外,為改善災區醫療條件,本會援助400萬元人民幣在受災地區援建3所衛生院。

 

甘肅冰雹洪水災害概況

  2012年5月10日,岷縣等周邊地區發生雹雨山洪泥石流災害,災害造成56人遇難(岷縣境內47人,漳縣境內9人),15人失蹤(岷縣境內12人,漳縣境內3人)。災害除造成大面積農田被毀、大量房屋倒塌、多處道路中斷外,還造成250多所學校不同程度受災。

  澳門紅十字會高度關注,第一時間從甘肅舟曲泥石流重建項目抽調項目管理人員趕赴現場,經評估需求後,向災區調撥了五百個存放於湖北區域備災救災中心的救災應急家庭包,通過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緊急運往甘肅災區,統一發放,救助受災民眾。每個家庭包裡配備了日常生活所需的衣物、薄被、餐具、手電筒、洗漱用品、婦女衛生用品、拖鞋及蚊帳等物品,總價值十七萬餘元澳門幣,直接讓一千多災民受惠。

 

舟曲泥石流概況

  2010年8月7日,甘肅省甘南州舟曲縣發生嚴重的泥石流災害,持續40多分鐘的暴雨導致山體滑坡,泥石流沖進縣城,並截斷河流形成堰塞湖,三分之二縣城受威脅,上萬人受災。是次災害共造成1481人遇難,284人失蹤。

  至2011年4月,本會與省紅十字會正式簽署了援助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後重建項目協議,簽約援建資金達1,175萬元人民幣,用於舟曲縣城關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峰迭新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恢復重建,有關項目於5月份啟動。

援建舟曲泥石流災區項目一覽表
項目 主要建設內容及效益 總投資 (萬元人民幣) 備註
城關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新建城關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業務樓200平方米,配套污水處理、垃圾處理、鍋爐房等附屬工程,按國家有關標準購置配備各類醫療設備和器械。 700 造價2,000元/平方米,配置300萬元設備(500毫米X線機、半自動生化分析儀、B超機、胃鏡、陰道鏡、心電圖機、洗胃機等常規醫療設備)。
峰迭新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新建業務用房1,500平方米,配套污水處理、垃圾處理、鍋爐房等附屬工程按國家有關標準購置配備各類醫療設備和器械。 475 造價2,000元/平方米,配置175萬元設備(心電圖機、B超機、半自動生化分析儀、洗胃機、血球分析儀、口腔綜合治療儀等常用醫療設備)。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發生7.1級地震,地震發生地距離州府所在地結古鎮30公里。青海省玉樹州4•14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數超2300人,超過一萬人受傷。10萬災民急需安置。

本會緊急採購了一批價值22萬元人民幣的物資定向捐贈玉樹州孤兒學校。另外,澳門紅十字會收到政府部門、社團及商業機構捐贈物資共八萬多件禦寒衣物,總價值超過人民幣400萬元。物資分成三批先後運往災區。

本會將援建一個玉樹州婦幼保建院,以及兩個鄉鎮級衛生院,總援助金額約4800萬元人民幣。現在兩個鄉鎮級衛生院︰治多縣加吉博洛鎮衛生院及玉樹縣安沖鄉中心衛生院正在動工。

 

西南旱災概況

  2009年秋始,我國西南地區廣西、雲南、貴州、四川及重慶等地陸續發生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災,因旱返貧人口達200多萬,經濟損失超350億元人民幣。

西南旱災援助計劃資金分佈
地區 金額(萬元人民幣) 數量 類型
雲南 103 6 飲水工程
廣西 103 7 飲水工程
貴州 154.5 9 飲水工程
重慶 51.5 2 飲水工程
合計 412 24

  為回應災區在緊急階段的需求,本會向雲南,貴州及廣西提供共人民幣45萬元緊急援助款,用於採購糧食及抽水機等抗旱救災物資。 為進一步緩解災區缺乏飲用水問題,澳門紅十字會在旱情最嚴重的雲南、廣西、貴州、重慶四省市撥出人民幣412萬元,用於援建24項飲水工程。經過本會專職人員深入對每個項目點進行選點考察,現時大部分項目已開展工程,預計2011年底可竣工並投入使用。

 

台灣風災概況

  颱風“莫拉克”對台灣中南部以及東部地區造成嚴重破壞,颱風帶來的暴雨使多處地區出現嚴重的水浸及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受災地區包括台南、屏東、高雄、嘉義、南投、台東等縣市。風災的破壞造成超過600人死亡,近25000人撤離,2676名災民被安置到臨時收容中心,全台農林漁牧產物及民間設施災情損失超過30多億澳門元。

  風災後,本會除第一時間將270萬澳門元捐款轉交台灣紅十字組織,支持當地緊急賑災工作。剩餘1830萬善款將用於災區重建項目,並先後兩次派員到災區視察救災進度及重建情況,重建項目(詳見下表)預計於二零一一年底全部完成。

援助項目

*澳紅會計劃投放金額
計劃 項目 說 明 金額*
(萬元新台幣)
緊急救援及臨時安置 救災行動 救災器材調用與回補。 200
緊急救援及臨時安置 臨時安置服務 派遣義工前往災民收容所進行服務以及進行臨時安置之生活周邊服務與必要設施修繕。 600
硬體重建 永久避難中心 高雄牛稠埔營區避難中心及備災救災演練中心。 3500
軟體重建 生計改善 協助發展村落地方特色產業,復甦地方經濟,使居民生活繁榮。 3980
軟體重建 綜合計畫 救災車輛 (接送泰武國小學及來義國小學的學生往返學校與臨時居所) 500
總計   8780

 

四川、甘肅、陝西援建概況

  2008年四川汶川發生“5.12”特大地震後,自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為幫助四川、甘肅、陝西三省重建家園,澳門紅十字會在成都設立援建辦事處,共投入了7300多萬元人民幣,其中在四川省投入了6300萬元人民幣,在甘肅、陝西部份受災地區投入了約1000萬人民幣。

  本會派出多名專職人員與四川各級紅會展開卓有成效的合作,先後在省內的綿陽、德陽、阿壩、自貢和內江五個地市州,實現了援建7所學校、5所衛生院、27所衛生站、7所集養老、衛生和文娛為一體的頤康中心,並幫扶助1765戶受災戶建房。

  另在甘肅、陝西部份受災地區實現了援建5所學校、5所衛生院、2所衛生站,並幫扶助109戶受災戶建房。

 

南充備災倉庫竣工典禮

  四川省南充紅十字會應急物資儲備中心於2011年7月14日舉行了竣工典禮,正式全面投入使用。

  省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文家碧;澳門紅十字會賑濟事務部主任譚懷逸;省紅十字會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專職副會長丁地祿;省紅十字會黨組成員、秘書長袁波;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馬道蓉;市政府副市長、市紅十字會會長朱家媛參加竣工儀式;文家碧、譚懷逸、馬道蓉為中心揭牌。

  應急物資儲備中心位於南充市高坪區小龍鎮,在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的支持下,先後獲得總會援助資金150萬元人民幣,澳門紅十字會援助資金100萬元人民幣,爭取政府配套建設資金230萬元人民幣修建而成。占地面積近4畝,建設面積3053㎡,為5層式建築。首二層為倉庫和各類型科室及辦公室,三至五樓為備用倉庫、訓練室及多工能室等。2009年2月正式破土施工,2010年2月正式交付投入使用。

  南充市位於四川省東面,距成都217公里,儲備中心所在地鄰近機場、鐵路及公路,對物資的運送有很多便利因素。中心落成後,標誌著紅十字系統的救災網絡更催完善。當投入使用不久,已先後接收轉運了6批救災救助物資及向玉樹等地發運了4批緊急援助物資,充分發揮其作用。除倉儲工能外,中心亦設置辦公室、會議室及急救培訓中心等。

 

緊急供水設備

  當有災難發生,食物、藥品、棲身之所和清潔水源,是救災行動中最為重要的物質元素。清潔可靠的飲用水供應,可有效改善受災地區的衛生狀況,大幅降低疫病風險,特別是腸道傳染病爆發的風險。澳門紅十字會已添置應急供水設備,並積極培訓專項人員,目的在第一時間能趕赴災區,為災民提供一口清潔、衛生、可靠的飲用水。

  設備安裝在一個20尺貨櫃內並帶有拖架,利於運送。當接上電源及管道,打開和閉合相應的閥門,便能選擇全自動或手動運行。

•市電模式(接駁現場380V交流電):
每天可生產飲用水80-100M3,供4-5萬人使用(按2L/人計算)以及生活用水250-350M3供5-7千人使用(按50L/人計算);
•輔助模式(用自帶汽油發電機供電):
每天可生產飲用水10M3,供5千人使用(按2L/人計算)以及生活用水24-36M3供400-700人使用(按50L/人計算)。

  緊急應變小組ERT(Emergency Response Team)
災難發生後趕往災區的應急小組,由多人組成,當中分有正副隊長、水源點尋找、營地管理、供水設備操作維修等工作。


水源化淡的其中一種設置模式

提供清潔飲用水給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