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防疫資訊
 抗疫100

 

 

 

 

 

 

 

 酒精搓手液篇

  應對目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最簡單有效方法就是勤洗手,「用流動水及皂液撤底清潔雙手」是最好的,但在某些不便洗手的場合,大家仍然是可以選用酒精搓手液消毒雙手的。

  巿售的酒精類消毒劑(醇類消毒劑),通過凝結蛋白質的原理來滅活或殺死微生物,較常見的三種成份如下:

1. 乙醇(ethyl alcohol):無色的易燃揮發性液體,俗稱酒精,按純度分為食用級和工業用兩類。
2. 異丙醇(isopropyl alcohol / 2-propyl alcohol):工業用酒精,異丙醇因價格較便宜及耐於蒸發,殘留在皮膚表面的時間較長,故常見於消毒產品。
3. 正丙醇(1-propyl alcohol):工業用酒精,易燃且較具刺激性,代替沸點較低的乙醇作溶劑。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濃度為60%至80%的酒精溶液能最有效地殺菌。常用濃度為75%,若酒精濃度高於80%,不但不能達到殺菌的最佳效能,反而有機會對皮膚產生損害,故應慎重選擇手部消毒用品。


 洗手液篇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清潔的手有助於防範感染」。應對目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最簡單有效方法就是勤洗手,尤其雙手有明顯污漬的時候,應該用流動水及梘液撤底清潔。梘液的清潔原理就是透過界面活性劑來使皮膚上的附著物更容易被水帶走,從而達到清除微生物的效果。

  以下簡介界面活性劑在清洗過程中的作用:

1.

降低表面張力:
界面活性劑能吸附在表面,因而降低了表面張力而產生具活性的界面。

2.

殺菌作用:
一般情況下細菌表面上帶負電荷,某類帶正電荷的界面活性劑能容易與之吸著,破壞細菌的細胞膜從而達到殺菌的目的。

3. 乳化作用:
促使本來無法混合的親水性物質和親油性物質混合,經水沖洗就能把油垢從皮膚上輕易地清除。
  掌握正確洗手方法很重要:最少用20秒揉擦手掌、手背、手指、指甲邊、手腕(及前臂),及後徹底用水沖洗和弄乾雙手(切勿共用毛巾)。

梘液中的界面活性劑可以帶走油垢,但過度洗手(洗手液使用過量或洗手液在皮膚上停留過久)會破壞及刺激皮膚導致紅腫及破損,如有需要,可塗抹潤膚膏護膚。

 

 食品安全篇

 

  新型冠狀病毒主要經呼吸道飛沫傳播。早前有因聚餐而引起多人感染新冠病毒的報導,但目前沒有證據顯示該病毒會經食物傳播,相信受感染人士是在進食和談話的過程中接觸到飛沫而感染。

  新型冠狀病毒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指出:「病毒對紫外線和熱敏感,經56°C 處理30分鐘可有效滅活病毒」,如擔心食物受到污染,食用前應徹底煮熟。在分享食物時應使用公筷甚至分餐進食,人與人之間最好能保持距離。

  患者的糞便在病毒核酸檢測中呈陽性反應,提示該病毒有經糞口傳播的可能,故時刻警剔手部衛生很重要,以下幾個重要的洗手時機:

1. 如廁後
2. 處理糞便後
3. 處理食物前
4. 進食前

 

 含氯消毒劑篇

 

  預防病毒入侵,除了注意個人衛生之外,保持環境及家居衛生也是社區防疫工作的重要一環,在日常清潔中加入消毒環節可大大降低微生物的存活的數量。新型冠狀病毒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指出:「含氯消毒劑可有效滅活病毒,但氯己定(洗必泰)無效」。

  以下介紹兩款巿面常見的含氯消毒劑:

1. 漂白水:強效的家居消毒劑,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鈉(Sodium hypochlorite),分解後最終產生新生態氧[O],以其極強的氧化能力使微生物的蛋白質變性而死亡,有效殺滅物件上的細菌、真菌及病毒。一般商品濃度為5.25%,一般消毒需稀釋至1:99,消毒受污染的物件需稀釋至1:49。
2. 滴露:只是一個品牌名稱,其主要作用成分是氯二甲酚/對氯間二甲苯酚(Chlorophenol, PCMX),其4.8%溶液是世界衛生組織基本藥物標準清單中的一種消毒劑,稀釋後可用於皮膚及物件消毒。品牌的官方網站指出其消毒產品雖然有效滅活其他對人致病的冠狀病毒株,但現時未有條件進行實驗,故只推論「滴露對新冠病毒可能有殺滅效果」。

  由於消毒劑是化學品,濃度太高時會對人體產生損害,稀釋及使用時應須佩戴保護裝備及保持空氣流通,不可使用熱水稀釋及不可混合其他清潔劑/消毒劑使用。

 

其他防疫資訊可參閱:

澳門特別行政區衛生局
https://www.ssm.gov.mo/apps1/PreventWuhanInfection/ch.aspx#clg17049

世界衛生組織
https://www.who.int/zh/emergencies/diseases/novel-coronavirus-2019

香港衛生防護中心
https://www.info.gov.hk/info/sars/tc/useofbleach.htm

新型冠狀病毒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